胃食道逆流疾病

正常來說,位於食道底部的下食道括約肌阻不正常的開啟或是減弱,吃下的東西、胃中的消化液逆向跑到食道中,這就是所謂的「胃食道逆流疾病」。

典型的症狀以心口灼熱或胃酸逆流,導致嘔酸水、上腹脹、打嗝為最主要症狀。當胃液不正常逆流至食道、咽喉,甚至進入氣管,

會導致各部位不同程度的發炎,而產生非典型的症狀,包括因胃酸逆流所導致口咽腔黏膜的傷害,使得患者主訴咽喉痛、咽喉湧起酸味感、聲音沙啞、喉部異物感,

甚至在晚上睡眠中會由於酸水湧上咽喉而被嗆醒,並出現一連串劇烈的陣咳,甚至呼吸困難、胸悶、非心因性胸痛以及氣喘的現象

此類患者經常徘徊在各科門診之間,但症狀卻常常無法能夠得到緩解。

造成「胃食道逆流疾病」可能的原因包括:

1.生理構造問題:例如老化、肥胖、食道疝氣、幽門(胃之出口)阻塞等。

2.藥物引起:例如某些治療氣喘、高血壓的藥物,有可能造成括約肌鬆弛。

3.食物引起:例如油脂類、巧克力、薄荷類、甜食、菸、酒等食物。

治療「胃食道逆流疾病」的方法有:

一、改變生活飲食型態
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,症狀輕微者,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。

1.避免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的食物,例如油脂類、巧克力、薄荷類、甜食、菸、酒等。

2.吃完東西不要立刻躺平,因為平躺的姿勢,胃部的東西更容易逆流到食道。

3.至少要等30分鐘到1小時,才能躺平。如果吃的是不容易消化的食物,甚至要等3~4小時才能排空,而且不要吃太飽,否則胃部的壓力會更大。

4.睡前二到三個小時不要吃東西,最好戒掉吃宵夜的習慣。

5.睡覺時可多放一個枕頭,把頭部墊高15到20公分,減低胃酸逆流的機會。不要穿太緊的衣服,因為這樣會增加胃部的壓力。

6.減肥。

二、如果症狀嚴重,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,就得藉助藥物治療。
如:

1.制酸劑。

2.黏膜保護劑。

3.促進排空劑。

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,就要考慮做胃鏡,一方面排除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(如食道狹窄、食道上皮細胞變性或癌症等),另外可以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,包括發炎、破皮、潰瘍等,再依診斷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。

1.組織胺受體拮抗劑:抑制胃酸分泌。

2.質子幫浦阻斷劑:長效,是目前對抑制胃酸分泌最有效的藥物。

三、當症狀非常嚴重,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,就只好求助外科手術治療。
「胃食道逆流疾病」的症狀常常容易跟其他疾病產生混淆。當有以上症狀時,還是求助醫生以確定診斷及早治療。

分享: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lus Linkedin weibo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