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兒發燒的處理

1.發燒是一種生理反應,是人體受到微生物(如濾過性病毒或細菌)入侵而引起;

小兒感染所造成的發燒大多是濾過性病毒感染,刺激中樞神經下視丘的體溫調節中樞,而造成體溫升高。

2.發燒的溫度高低並非與疾病嚴重度成正比。

3.發燒時勿因驚慌而濫服退燒藥,應找出導致發燒之原因。

4.發燒本身並不會燒壞腦筋,除非高燒至41.7℃以上或引起發燒的原因是腦膜炎或腦炎。

5. 正確退燒的觀念是「減輕發燒的不適」,並非治療疾病


造成發燒的因素
各種感染如呼吸道、腸胃道、泌尿道感染或中耳炎、肺炎、腦膜炎等,腫瘤疾病及免疫系統疾病。

 

危險的病徵:發燒的有無、體溫的高低都不一定能代表疾病嚴重度,兒童生病時,重要的是觀察有無重症的危險病徵

無論有無發燒,如果兒童出現下列情形,宜儘速至兒科專科醫師處診治:

~ 三個月以下嬰兒出現發燒

~ 尿量大幅減少

 

~ 哭泣時沒有眼淚

 

~意識不清,持續昏睡、未發燒時燥動不安、眼神呆滯

 

~ 痙攣、肌抽躍、肢體麻痺、感覺異常

 

~持續頭痛與嘔吐

 

~ 頸部僵硬

 

~ 咳痰有血絲

 

~ 呼吸暫停、未發燒時呼吸急促、呼吸困難、吸氣時胸壁凹陷

 

~ 心跳速度太慢、心跳不規則

 

~ 無法正常活動,例如不能爬樓梯、走小段路會很喘

 

皮膚出現紫斑

 

~ 嘴唇、手指、腳趾發黑

後續的處理:一些民眾認為吃退燒藥以後如果又燒起來,就表示醫師開的藥沒有效,所以會去找其他醫師,造成醫療的浪費。

事實上,各種退燒藥的效果都只能維持幾個小時,其目的在帶給兒童短暫的舒適。如果疾病的過程還沒結束,退燒以後又燒起來是很常見的事情。

 

分享: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Plus Linkedin weibo qq